
姓名:郑晓红
职称:教 授
E-mail:zhengxiaohong@njucm.edu.cn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应用、中医疫病学、中医养生养老研究
个人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副会长、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疫病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常务委员、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老年康养与中医药研究专委会首席专家,首批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库专家,江苏省老年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常务理事。
对内经学、伤寒学、温补学、温病/疫病学及中医历代名家学术临床有较深入的研究,致力于中医原创思维的实践。临床擅用气化思维、经典中医诊治内科、妇科、皮肤科疑难杂症、怪症及肿瘤、热性病、情志病、慢性病、老年病,擅辨析气化体质,运用汤膏药饮等进行虚衰及亚健康的调治养生。
主持国家及省部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入选2022年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8ZDA322(2018-2023),基于海外传播平台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认同研究,在研,主持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2&ZD114(2012-2020),中医生命价值体系以及面向现代生命价值、健康观念体系的转型研究,已结项,主持
(3)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委托研究项目2022WTZX02(2022-2025),中医养老思想技术体系的现代转化与应用,在研,主持
(4)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22年度医学科研重点项目ZD2022068(2022-2025),中医药疫病防治决策支持体系与方药体系研究,在研,主持
(5)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疫病研究中心研究项目JSYB2024KF01(2024-2026),多学科交叉中医疫病预测预警模型研究,在研,主持
(6)教育部学位中心2024年全国医药学研究生在线课程建设类重点课题(2025-2026),中医经典学课程群建设,在研,主持
(7)南京中医药大学交叉创新学科建设项目,中医气象学交叉创新学科研究,在研,主持
(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ZXB003(2011-2014),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研究,已结项,主持
代表性论文
(1)《<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气化理论与天人合一》,唯一作者,《中医杂志》2019年第12期。入选2022年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丛书收录。
(2)《<伤寒论>三阴三阳与<黄帝内经>气化理论》,唯一作者,《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1期。
(3)《基于五运六气气化理论辨析少阳病》,第一/通讯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2期。
(4)《基于泛癌Bulk RNA-Seq探索不同五运六气气化体质人群肿瘤的生物学特征》,通讯作者,《中国中药杂志》2024年第11期。
(5)《基于<黄帝内经>探讨疫病因机、病性与病毒性质》,唯一作者,《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12期。
(6)《基于<内经>遗篇探讨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唯一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7)《多组学遗传关联研究揭示跨人群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遗传易感风险及潜在中药筛选》,通讯作者,《中国中药杂志》,2024年第19期。
(8)《经典名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沿革演变与方证信息分析》,通讯作者,《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年第17期。
(9)《回归民间走向世界——中医文化发展传播的当代使命》,唯一作者,《中医杂志》2016年第1期。
(10)《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第一/通讯作者,《中医杂志》2012年第4期。被《中医杂志》评为2007-2016年优秀论文。
获得奖项与荣誉
(1)指导学生获得2013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哲学类唯一最高奖)。
(2)江苏省老年康养与中医药研究专委会首席专家,2023年。
(3)首批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库专家,2019年。
(4)江苏省高层次人才中医临床医学专家,2023年。
(5)南京市栖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运六气养生诊疗方法”负责人,2024年。
(6)第三批南京市栖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
(7)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
(8)校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课程,2023年。
其他成果
(1)《运气与疫病》,专著/独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2)《中国古代名医油画像》,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