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站内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 Friend link
当前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  学术成果
明清江苏主要针灸医籍及学术特点研究
作者/来源:衣兰杰,范崇峰,张工彧     2020-02-14

摘要: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为依据,梳理出明清江苏针灸医籍36部,现存12部,24部已佚。现选取其中5部代表性的医籍略为钩玄,通过总结归纳著述内容,凝炼明清江苏针灸发展特点,以期为当代江苏针灸学科的发展提供系统、完善的文献指导。

  

关键词:明清;江苏针灸医籍;学术特点

  

我国针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今已有五千余年。至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针灸医学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江苏素来人文荟萃,医家层出不穷,医著汗牛充栋,人物与文献数量也是位居全国之首。江苏中医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江苏针灸的发展和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针灸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针灸文献,对继承和发扬中医针灸学术、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1]本文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江苏省志》《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等为依据,所收江苏医家的地域范围,既包含今日所辖各市县,也包括历代在属的州县府邑以及外移(侨寓外地)或内迁(寄寓江苏省)的医家,通过系统梳理,见于著录的明清时期针灸医籍36部,其中现存12部,24部已佚。经过归纳总结医家著作,凝练明清江苏针灸学术特点,以期为当代江苏针灸学术发展提供系统、完善的文献依据和临床指导。无法一一列述,现选取5部代表性的医著分述如下。

1明清主要针灸医籍

1.1《经络全书》

本书成书于明代,后经清人整理辑复而成。作者涉及三人,分而述之。沈子禄,字承之,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针灸学家。对经脉理论颇有研究。徐师鲁,字伯鲁,号鲁菴,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习儒,后随父学医,擅长医理论说。尤乘,字生洲,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受业于名医李中梓,后遍访名家,遂得针灸传授。

全书分为前后两编,前者为沈子禄撰写的《经络分野》一卷。徐师鲁为此篇虽“条析分明”,但“其引证繁复,补益太过”,故加以删校,增补《经络枢要》一卷,合为《经络全书》二卷,进一步完备了经络内容。初仅有传抄本行世,直至清代尤乘“表章发明,提其目,举其纲”对该书进行了重新编辑,使之条理更为清晰[2]

该书前编“分野”以人体88个分部为纲,详考经典,将经脉循行条文逐一辑录,论述了每个部位的经脉循行、与内在脏腑的联系、诊断及其病理变化和相应的治法;后编“枢要”又分原病、阴阳、脏腑、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三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其中后编中《常经》一篇,准确解释了每个分部的解剖定位,所述与现代解剖知识颇为贴近[3]

《经络全书》遍考经典并参以己见,极为详尽地阐述了人体部位的经络分布和定位,同时对经络术语进行系统的整理,篇末附有音释,这对于熟练掌握经络辨证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经络考》

作者张三锡,字叔承,号嗣泉。原籍盱江(今江西南城),后移居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明代医家。此书为经络学专著,据《素问》《灵枢》《难经》《十四经发挥》等书汇编而成,不仅摘录了《内经》原文及注文,还独创28首十四经诸穴歌、分寸歌。

全书通篇以韵语记事,并载有大量针灸歌赋,这也是明清时期针灸医著的鲜明特征。28首经穴歌赋皆为首见,是作者经过临床考证,进行适当的改编而成,歌赋言简意赅,便于医者诵习。后世《经络汇编》中的《十四经诸穴歌》及《分寸歌》便是对《经络考》的承袭和发展,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明代针灸歌赋的普及之广,影响之远。

本书荟萃整理前贤著作,摘其要者汇编而成,目的在于明经络,以免“开口动手便错”。著名医家王肯堂曾校订过此书,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见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对针灸临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经穴指掌图书》

作者施沛,宇沛然,号元无子、云间一鹤道人,明代藏书家施大经之子,明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习儒,博学多才,后而学医。

全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内附20幅经穴图。其中十二经络图论,一图附一歌诀;奇经八脉图论部分,仅任、督两脉有图,其余六脉均有歌诀而无图。

囿于《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的论述文字古劲,初学者颇难记诵,后世歌括往往颠倒其辞,失其本意,故而施沛进行重新编排、加工,使经络歌诀合仄压韵、朗朗上口,学者称便。

还需指出的是,书中20幅经穴图与张景岳《类经图翼》的同名图十分类似,是否有同源关系,尚需进一步考证研究。

1.4《针灸逢源》

作者李学川,字三源,号邓尉山人,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

名针灸学家

全书共六卷,前两卷摘引数百条《内经》原文及名家注疏,以阐

述针灸要旨,并附个人注解;卷三则撷取历代针灸专著和诸家理论之精要;卷四专论经穴考证,校订铜人经穴之讹误,补充奇穴之阙略;卷五列述40余种病证的针灸治法,包括小儿诊法和推拿方法;卷六详述各种临床病证的病因病机及针药并用方法。书中共载32首针灸歌赋,其中校订了前世医著中的14首歌诀,新增“症治要穴歌”,和“禁针穴歌”。

本书是一部内容较为完备,而又具有一定特色的综合性针灸专著,内容上与《针灸大成》相类似,但编排取舍更为精审,在针灸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规范腧穴归经、考订腧穴位置以及确定施治原则等方面。其所确定的腧穴归经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腧穴的定位标准亦沿用至今,而且是国家标准《经穴部位》( GB12346-90)的主要参考文献。有学者认为,本书在针灸理论上虽无创新,但其旁征博引,提倡针药并用之举,对于备受压制的清代针灸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

1.5 《考正穴法》

作者王鋆,字缄三,清长州(今江苏苏州)人,针灸学家。

本书依据《针灸大成》辑成,又名《考正周身穴法歌》,是一部论述穴位的专著。

全书通篇以五言歌诀的形式撰写,在内容上,既包含十四经的详细论述,又有对奇经八脉诸穴及头、胸腹、背和手足部奇穴在内的78个穴位的考证校订;在定位上,既有腧穴的分寸定位,又有揣穴方法和针刺方法,对于针灸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明清江苏针灸发展特点

  通过对现存36部明清针灸医籍的粗略研究,大致可以探究当时江苏针灸的学术特点。

2.1承前启后,由博返约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高潮时期。对前世针灸文献的继承和整理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经络全书》《经络考》《经穴指掌图书》均是遍考前贤,参以己见而成。清代是针灸缓慢发展的时期。尤其到了中后期,由于官方针灸禁令的颁布,加之西方医学的大量涌入,致使针灸发展呈现“由博返约”的趋势,不得不转向临床实用,针灸医学侧重于向临床操作简便安全和理论著作简要通俗两个方向发展。譬如,《针灸逢源》中施灸原则、操作方法、施针禁忌及预后的内容面面俱到,还别具一格地运用了隔物灸和缪灸法,不仅减轻了病患的痛苦,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考正穴法》则充分体现了针灸的临床实用性。

2.2 针灸歌赋,由盛而衰

针灸歌赋最早出现于宋代,兴盛于金元,发展于明代,衰落于清代[5]。具有朗朗上口、便于记诵等特点,为历代针灸学者所喜爱并习诵。歌赋不仅使针灸理论得到极大丰富,对于针灸学术的教授和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明代是针灸歌赋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也广泛涉及配穴原则、针刺手法、经穴考证以及时间针法等各个方面,如《经络考》与经穴考据密切相关,通篇以韵语行文;《经穴指掌图书》属于临床配穴类歌诀。这个时期作者除了对前世歌赋的传承,更多的是增加了个人创见。到了清代,针灸歌赋逐渐呈现衰落的趋势。《针灸逢源》和《考正穴法》均偏向于孔穴考据,更多的是沿袭旧赋,形式稍显单调。

2.3 医学繁荣,苏南居首

从地域来看,36部医籍依次为苏州吴县12部,吴江3部,上海、青浦、嘉定、金坛、太仓、江阴、高邮和江都各2部,南京、仪征、昆山、淮安和南汇各1部(其中属于现江苏省行政区划的29部,属于现上海市行政区划的7部)。8部分布在苏北,其余28部在苏南。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医学前进的步伐。明清两代是近世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江南地区更是这一时期繁荣发达的代表。明代以来,由于北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民纷纷南迁,人口数量骤增和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加之天然优渥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为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苏州吴县古为东吴之都城,宋以前已然成为江南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至明清时期更成为江苏医学繁荣昌明的地区。

2.4儒医吴医,特色鲜明

“儒医”概念初现于宋代。自范仲淹提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后,尤其在江南富庶之地,“弃举从医”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医、儒者一事也[6]”的观念被广泛宣传,治病救人成为文人儒士实现人生抱负的另一条途径,从而造就了明清时期医学队伍日益扩大,医家水平整体提高,医论著述日益丰硕的局面。儒医所占比重之大,构成了江苏医家的一大特色,其中江南吴医更是誉满全国。从上文不难看出,明清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多为儒医吴医。正是儒医的大量涌现,一方面推动了医学书籍的撰写,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保存、交流和传播,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医学经验的积累、提高和深化[7]

3小结

综上可见,由于年代久远,针灸著述散佚较多。现存医籍中既有对医论经典的解读,又有个人临证经验的总结。通过文献整理分析,大致能窥探明清时期的针灸学术特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据查,研究古代江苏针灸学术的文献较少,对江苏针灸医学的源流和发展尚缺乏系统梳理,对医家相关针灸书籍及学术资料的整理研究未受到重视,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江苏历代针灸文献的挖掘和研究,以继承和发扬江苏针灸,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超,文妍,孟智宏.浅析中国古代针灸文献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点[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9:1748-1751

2明·沈子禄、徐师鲁,清·尤乘撰.经络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1

3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方舆纪要》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5,867-870

4 梁凤霞.《针灸逢源》中针灸学说特点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2):3-4

5艾莹.古代针灸歌赋的文献研究[D].2011

6 明·倪维德.《原机》转引自谢国祯《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245

7陈道瑾.江苏医人之历史概况[J].江苏中医杂志,1984(1):45-50

 

 

 

[作者简介]衣兰杰,女,汉族,生于19805月,山东省烟台市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文献研究。

[通信作者]张工彧,男,汉族,生于19607月,江苏省江阴市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医文献研究。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3LSC013),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YB2015003

 

版权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11753 传真:(025)85811753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1032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