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代文献中的养生术语有摄生、养生、卫生、养性、调摄、摄养、摄卫、保生、保养、调养、颐养等,语义略有不同。其中“养生”一词频率最多,“养生”的常用义为摄养身心使长寿,与养生的内涵外延相吻合,适合作为规范术语。当代辞书和教材都认定“养生”为规范术语,但定义不够准确。根据养生术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养生”当定义为:根据生命运动规律,调养身心,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及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关键词:养生;术语;语义;源流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推广普及,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养生成为百姓生活中重要内容。养生文献的广泛传播和学科发展,对养生术语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现代辞书类著作《中医大辞典》《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将“养生”作为养生概念的规范术语。 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也以“养生”为规范术语。这些辞书虽然确立了“养生”的规范术语地位,但释义都有缺陷。故此,我们梳理了历代养生概念的名称与内涵源流,分析“养生”的语义,及其养生概念规范术语的缘由,以明确“养生”的含义。
1养生术语的起源
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并自发形成生活作息习惯,培养出基本生存技能,以保生全命,是养生实践的开始。 《庄子·杂篇·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1]994记载了上古时期,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然,择地而居,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的情况。在具体的养生方法上已经出现了用火治病的灸、焫、熨等方法。甲骨文中已有“沐”“浴”字,显示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卫生保健习惯。
春秋战国时期,养生保健活动非常丰富,首先从国家层面设立卫生保健制度。周代有专门管理饮食卫生的食医,婚嫁制度等。《周礼·天官冢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2]8又《周礼·地官司徒》:“男三十而取,女二十而嫁。”[2]25还有卫生、起居准则,敬老养老和优生优育、胎养政策。《礼记·内则》:“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父母唾洟不见,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清靧,足垢,燂汤请洗。”[3]93-94又:“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3]98又:“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再问之。”[3]99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文献对养生理论有了一定建树,初步建立了养生之原则方法,确立了养生的内涵,明确了养生概念。《老子》五十四章:“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4]134其中的“摄生”即摄养身心使长寿,使长寿,是最早的养生术语。“养生”见于《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1]124此例是“养生”的始见例,义为摄养身心使长寿的方法。《庄子·杂篇·庚桑楚》:“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1]784其中的“卫生”一词,与“养生”义同。
“摄生”“养生”“卫生”等词相继出现,以表达养生概念,这标志着养生概念已经形成。这几处对于养生之道的阐释,体现了养生的内涵和基本的原则方法,为后世文献养生概念的名称和含义奠定了基础。
2养生术语名实的流变
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养生理论和中医学结合紧密。这一时期出现的养生术语有“养性”,《论衡·道虚》:“物黄,人虽灌溉壅养,终不能青;发白,虽吞药养性,终不能黑。”[5]特指精神调养。有“调摄”《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6]指形体的养护。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服饵、丹道养生比较盛行,出现了养生专著,如嵇康的《养生论》,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都以“养生”命名。另外,养生术语有“摄养”,《宋书·王微传》:“自此始信摄养有征,故门冬昌朮,随时参进。”[7]指形体的养护。有“摄卫”,《陈书·世祖本纪》:“念俾纳隍,载劳负扆,加以肤凑不适,摄卫有亏,比获微痊,思覃宽惠,可曲赦京师。”[8]指形体的养护。
宋金元时期,医书的整理成效卓著,医学流派产生,使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更加丰富,养生专著较多,周守忠的《养生类纂》及《养生月览》、姚称的《摄生月令》等直接以“养生”“摄生”命名。此外,养生术语有“保生”,《博济方》卷一:“保生延寿”[9]指形体养护。有“保养”,《寿亲养老新书·保养》:“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10]指形体养护。有“调养”,《妇人大全良方》:“一失调养,则内不足以为中之守,外不足以为身之强,气形弗充,而疾疢因之。”[11]指形体养护。有“颐养”,《世医得效方·服食法》:“但解施泄以生育,不知固秘以颐养,故有服饵方焉。”[12]指形体养护。
明清以降,没有产生新的养生术语。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秦汉以后文献中养生术语从造词上来看,基本上沿用了“摄生”“养生”“卫生”等词的构词语素重新造词。在构词上有的沿用“摄生”“养生”“卫生”等动宾式结构,如“养性”“保生”,有的使用“养”“摄”作为构词语素,配以近义的“调”“卫”“保”“颐”等并列成词。在这些词的构词语素中,除了“生”“性”为名词,其他都为动词。传统养生中,对心性调养尤为重视,《老子》中主张调养心性合于自然之道,达到保全生命的目的,因而“养性”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动词“养”“摄”“卫”“保”“调”“颐”语义相近。“摄”本为抓持、引持之义,持有生命不使生命受损即为养生。摄生即养生。《老子》五十四章:“善摄生者……”,河上公注:“摄,养也”。“摄”与“养”同义复用,组成“摄养”一词。“卫”本义为守护、守卫之义,保护生命不使损伤也即养生,“卫生”即养生。“保”有养义,《说文》:“保,养也。”“保生”与“养生”同义。“摄”和“卫”在作护持生命义讲时,语义相近,故二者构成了并列结构的“摄卫”一词,表示养生之义。“调”本为调和义,对生命的养护,调和生命失衡状态即为养生,故“调”与“养”并列组合,构成了“调养”一词,又与“摄”组合构成“调摄”一词。“颐”有保养义,《尔雅·释诂下》:“颐,养也。”故“颐养”同义复用,表示养生之义。这些动词语义相近,故相互组合,构成了一系列并列结构的养生类术语,部分动词与“生”和“性”组合,构成了动宾结构的养生类术语。秦汉以后的养生类术语,在语义上都有所偏向,除“养性”是指心性调养外,其他几个词都指形体养护。
3“养生”之义
“养生”成词后,相当活跃,应用范围很广,除用来表达养生概念外,还引申出了多个义项。①保养生命,维持生计,《潜夫论·思贤》:“夫生饭粳梁,旨酒甘醪,所以养生也。”[13]②畜养生物,《后汉书·荀淑传》:“夏则火王,其精在天,温暖之气,养生百木,是其孝也。”[14]2051③休养生息,《后汉书·荀淑传》:“国无游人,野无荒业,财不贾用,力不妄加,以周人事,是谓养生。”[14]2059④生育,《史记·日者列传》:“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嫁子娶妇或以养生。”[15]⑤摄养身心使长寿,《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16]21
“养生”的各义项有一个共同的语义特征,即:使生命存活。保生全命是人的立身之本,故摄养身心使长寿这个义项一直保留至今,成为常用义项。 摄养身心的关键在于要合于自然、社会规律,才能保全生命,乃至长生不老。故“养生”的外延包括精神、道德、伦理、政治、生理等各方面的修养。“养生”既包括摄养身心使长寿的方法,也包括实践活动。
从历代养生术语的使用情况来看,“养生”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术语,且其外延宽,所表达的内涵与养生概念高度吻合,故历史文献中已约定俗成将“养生”作为养生概念的主要术语。
当代中医辞书将“养生”作为规范术语,符合文献的具体使用情况,亦符合约定俗成的原则。《中医大辞典》《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和郭海英及王玉川主编的两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养生学》都将“养生”作为规范术语,但释义不够规范。如,《中医大辞典》:“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17]王玉川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养生学》将“养生”界定为“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18]郭海英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养生就是采取措施保养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行为。”[19]这些定义或将“养生”看作理论和方法,或看作活动和行为。认识不一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2004))将养生定义为:“根据中医理论,运用调神、导引、四时调摄、食养、药养等方法的中国传统保健方法。” [20]根据“养生”一词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看,这个定义对养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妥,且语义不完整。一是养生虽然是中医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养生活动起源甚早,道家早有成熟的养生方法和理论,养生的内涵不局限于中医理论指导;二是养生的外延既包括理论方法,也包括实践活动,不能将养生活动排除在外;三是表述上,以“……方法”直接修饰“……方法,”缺乏目的项,语义不完整。鉴于以上对“养生”名实源流的梳理,建议将这个定义修改为:“根据生命运动规律,调养身心,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及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参考文献:
[1]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崔高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8,25.
[3]崔高维校点.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4-95,98,99.
[4]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4.
[5]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19.
[6]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金匮要略译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667.
[7][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1694.
[8][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58.
[9][宋]王兖.博济方[M].王振国,宋咏梅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
[10][宋]陈直著,[元]邹铉增续,寿亲养老新书[M].张成博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5.
[11][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8.
[12][元]危亦林撰.王育学等校注.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331.
[13][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5:76.
[14][刘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051,2059.
[1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19.
[1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21.
[17]李经纬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15.
[18]王玉川.中医养生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
[19]郭海英.中医养生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20]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4.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No.16FYY001)
作者简介:范崇峰(1971-),女,河南伊川人,文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