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站内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 Friend link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
〖杏林雅述〗论中医学派
作者/来源:孟庆云/医学与哲学/书以象牙编录     2020-04-13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由于学术主旨不同,学说、观点之异,其学术队伍中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医学家发展承传的群体称为学派。因学术主旨不同而酿成不同的学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中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一情况在理论初创时期就发生了。近代医学家谢利恒曾指出,先秦时代按领衔顺序有称为“ 三世医”的三派,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素女脉诀》,“此盖中医学最古之派别也”。一般来说,一个学派的形成应具备三项条件:一是一个或几个有影响有威望的学术带头人,也就是宗师;二是一部或数部反映这派观点的传世之作,并保持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三是有一大批跟随宗师(包括家传和私塾)的弟子,他们本身也必须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才。

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学派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春秋战国时代,百家峰起, 形成争鸣之势,医学是组成这股文化洪流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受主导文化思潮的影响, 因学术宗旨、立论、研究角度的不同, 方法手段之异, 以及研究者的哲学观念, 他们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 就有不同的见解和医疗方式。《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 东方之医擅用砭石, 西方之医长于用毒药, 北方之医多用灸火芮, 南方之医精于九针, 而中央地区之医习惯用导引按。春秋战国时代, 大致有用针灸、用方药和重切脉的三大派, 到西汉时代, 针灸和切脉融合为医经派,重视药物和方剂者发展为经方派。《汉书·艺文志》明确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治疗外感热病卓有疗效, 其六经分证并依证立法用方,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石, 著有《伤寒论》一书, 其学术薪传,成为一大学派。宋代科技发达, 儒学打破了汉代经学定于一尊的局面,始有门户之分,这成为中医学家的突破意识的前提,在对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文本式传统的突破中, 形成了金元时代医学家学术争鸣的局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这种儒学和医学的相关变迁, 概之为“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当时有被后世称为“四子学派”的四大家,据他们的师承和地域,可概括为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河间学派的创始人刘完素,提出“机皆根于内” ,创立火热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等, 其学派有张从正、朱丹溪等人, 不仅继承河间之学, 又以自己的创新而卓然成家, 后人甚至将二人与刘完素、李东垣并列, 称为金元四家或四子学派。因刘完素系河北河间人, 故命名为河间学派。易水学派的开山是张元素, 以研究脏腑病机及辨证见长, 著《珍珠囊》、《医学启源》等, 其弟子李东垣主补脾, 著《脾胃论》、《兰室秘藏》等, 派内尚有王好古、罗天益等名家, 因张元素是河北易水县人,故将其学派称为易水学派。明清之季,治疗外感热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对温病的认识有新的突破, 在病因上从热立论, 提出了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法, 叶天士著《温热论》、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等一批医家, 发展成为温病学派。清末民初,西医学传入中国以后,有一批中医学家如王宏翰、朱沛文、唐宗海、恽铁樵、陆渊雷、张锡纯、杨则民等,主张中西医学汇聚而沟通之, 衍成汇通学派,该派虽然历史较短,但提倡取长补短,在一个时期他们办刊兴学,起到传承中医的作用,其余绪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先导。

学派的勃兴和发展表明,中医的学派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蕴发,以其独具的风格和特长而被公认为学派的。学派又是学者们不断继承的成果,像医经学派、伤寒学派等, 能够在千余年里, 代代继承而不衰,甚至传到国外, 例如在日本就有伤寒学派和丹溪学派的流传。一个学派集团的发展创新能力是个人能力的高倍放大,不仅如此, 学派在崛起过程中, 往往通过学派间的学术争鸣, 扩大了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例如伤寒与温病、河间与易水、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的争论等, 不仅发扬了理论并且杜绝了一家垄断造成的僵化局面。此外, 各派间在争论的同时, 还互相吸收渗透。学派之间就这样此起彼伏, 汇流为干, 在拨新领异中, 形成祖国医学继往开来的一条大河。中医的学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类分学派以金元时代为分水岭前期以学术主旨划分后期以学说观点立派。

如前期的医经、经方、伤寒学派相当于一个学科。医经学派《汉书·艺文志》定义说:“医经者, 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 以起百病之本, 死生之分, 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经方学派是:“ 经方者, 本草后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 金元以后的学派, 其学术思想贯穿于各科, 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治法、用药乃至养生,皆从其论,无不体现出学派的底蕴, 即便是温病学派,在论治杂病之时,也沿用温病的理论。

2、各学派间既对立又互补。

中医的各学派, 学术上持不同学说, 有时争论甚为激烈, 但并无排他性, 却以互相吸收为条件、互相补充。其分门别派, 往往是有针对性的。如何梦瑶《医砭》说:“河间言暑火,乃与仲景风寒对讲;丹溪主阴虚, 乃与东垣阳虚对讲。皆以补前人所未备,非执偏也。” 由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出理论的针对性:刘完素面对前代医家凡热病皆用辛温之剂,提出主火之论;张子和针对某些医生凡病皆补, 阐发攻邪三法;李东垣针对有的医家内伤外感不辨, 而著《内伤外感辨惑论》,并详述内伤;朱丹溪针对《局方》重用香燥, 创滋阴之论。各派乃是有一定长处之派, 清代医家程国彭以此说:“四子之书, 合则见其全, 分之即见其偏。”(医学心悟·凡例》)

3、各大学派的鼎盛时期起到带头学科的作用。

各学派崛起以后,都曾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执学术之牛耳。新学派在推进学术的发展过程中成熟起来。其间, 曾有过正宗之争, 互相对峙, 俟新学派确立以后, 对峙的新老学派在互相吸收过程中彼此尊重。例如温病学派发端之时, 宣称温病不同于伤寒, 但是到吴鞠通的时代, 则声称温病学羽翼伤寒。中医的学派, 没有新学派取代旧学派的现象。明代王节斋在评价金元四家之时, 曾说: “四子之书, 初无优劣, 各发明一义耳。”

4、学派在发展中不断分支派中有派。

如伤寒学派因版本问题的争论, 有错简重订派与维护旧论派 ;对全书的把握有依方分类和依法分类的不同派别。河间学派在新安江流域又演为新安学派。易水学派中又有温补四家形成温补学派。在温病学派中, 形成主干的就有吴又可、余师愚、戴北山的温疫派, 叶天士、吴鞠通的温热派,和薛雪、王孟英的湿热派。在各地, 因承传、地域之异又有诸多学派, 在浙西, 有继承叶天士的乌镇学派, 在江苏继承温病的则“南推孟河, 北数山阳” 等等。

5、学派的建立都有一定的哲学背景。

医经学派与象数易学、先秦气论及秦汉时代的阴阳五行有密切联系。经方学派的主导思想是药性、药物之间的“和合” 与君臣之制。《伤寒论》的主导哲学是六经。河间与易水之学的哲学基础是宋代理学。河间学派的火讲君相论和道心主静,突出攻邪;易水学派重元气, 以元气为真气、为脾胃之气, 重在温补。温病学派起于明清易代之际, 正值理学走向反面, 学人讲求经世致用, 受此思潮的影响,温病学家不再以哲学框架标新立异,而是返朴归真于《内经》,原温病之始,经过概念的转换, 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证纲领。汇通学派, 则是在清末“ 西学东原”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等主张影响下用诸于医学的。

纵观中医各学派, 始发于创新, 迭见于群体的继承。各派建立理论的方法均是一个模式, 即在临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推断和演绎而概括, 许多是援用了当时的哲学理论为间架。这种先临床后理论的模式,正表明古代中医学的经验医学特征, 以至于各学派理论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一是导致理论的抽象化,如刘完素的君火相火, 李东垣的阴火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按取类比象的原则意会。二是理论的泛化,如张从正的三法、朱丹溪的痰可泛应于多种疾病的论治。三是没有实验医学的依据, 对各学派的争论难以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很难对不绝的争论作出结论。以此可以说, 古代中医学派的理论仍属于学说层次, 各派的创新只是体系内的创新,还未曾达到体系的超越。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注:本文系作者原稿


版权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11753 传真:(025)85811753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1032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