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站内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 Friend link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论坛  学术交流
〖博文时评〗从“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医药振兴发展
作者/来源:邓杨春/中国科学报/书以象牙编录     2020-0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产能过剩的相关产业,但是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逆向思维方法。大家都知道经济学中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需求”,市场的形成很多时候都是由需求形成的,人有了疾病,于是就会有医生,人民怕冷,于是就有羽绒衣。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需求与供给往往是孪生兄弟,缺一不可,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总是“不找市长,找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市场有什么需求就生产什么。

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师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我们过去的思路,一直强调“辨证论治”,强调“靶点医学”,很多医疗从业者的思路都是“医生病人围绕病来转”,有了心脏病就有治疗心脏病的药,有了各种手术,有了各种医疗器械,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从需求到市场,再从市场到产品。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恰好给我们一个逆向思维的途径,通过改变“供给”来有效地引导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待生命的态度,对于中医药来说这将是一种全新的理念。结合中医药的特点,我们在“供给侧”有很大的作为空间,譬如现代老百姓看中医门诊次数要远远低于西医门诊,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缺乏中医师,尤其是缺乏好的中医师,一个好的中医师会吸引很多病人的到来,以至于疗效好的中医号相当难挂。中医药在未来要想很好地发展,就必须增加中医执业人员的数量,就必须增强中医执业人员的质量。中医多了,可供百姓选择的机会也就多样化了,自然就能拉动需求,增加中医药治疗疾病覆盖面。

着力社区医院建设,开辟广大基层“根据地”

对于医生来说,深入到基层,在医疗器械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手段处理疾病,汤药针灸按摩导引等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医生本身医疗技术的建设,很多著名中医药家都是从基层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医疗实践水平,终成一代大家。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医药教育探索出新的途径,反哺现在学院教育,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社区或者农村,因为医疗资源匮乏,基本上是供给决定需求,譬如常见的感冒有时就是一碗姜汤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是在大城市,一般人就会吊瓶、输液了,但是农村人则会用姜汤解决,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同的环境下供给不一样,造成生活习惯不一样,最后决定处理事情的方法不一样。

现代社会是市民社会,“社会主义”原本也是建立在小共同体的市民社会基础之上的,小共同体的社会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陌生人的关系,而是一种“温情脉脉”地缘共同体,再加上亲缘共同体,非常适合中医的发展。其一方面可以减缓现在医疗资源紧张造成的就医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疏导分流集中诊治造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再者因建立在“温情脉脉”的小共同体之中,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够促进和谐社会。

所以增强社区医疗资源供给,特别是中医药资源的供给是一举多得之事,能在医生培养、人民健康、节省医疗资源、促进和谐社会中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大力挖掘“治未病”市场

中医药一直强调“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说文解字》对“未”的解释是“味也”,并说“六月,滋味也。象木重枝葉也”,五六月的时候正当树木茂盛,枝叶重重之时,这时的果实自然是还没有成熟的,所以“未病”可以直译为“没有成熟”的病。只要疾病还没发展到要进医院,要打针吃药,都可以是未病阶段,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没有成熟的病”,如果在疾病还未成熟时就扼杀了,那就不需要实施治疗。因此,人民在这个层面上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也是这几年“养生热”之所以火的原因。中医如何在“治未病”这个需求存在的情况下,把需求变现为“需求量”将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生机,也能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如何在“供给侧”提供更多的切实有效的选择将决定“治未病”走得成功不成功,“治未病”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决定我们到底是“上工”还是“下工”。

在存在需求,而且需求可以很大的情况下,如何将需求转化成需求量,如何成功地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供给”和人民的购买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在全国人民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供给就成为“治未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了。在前面提出的培养更多的中医师,培养更好的中医师基础上,恐怕还需要对中医原来具有的“汤药、丸、散、膏、丹”等剂型、“针、灸、按摩、导引、房中、吐纳、练功”等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并创新形式,增强各种方法的简便性,把人民对“治未病”的需求转化成实际行动,转化成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现代的“创新”“创业”,养生、健康管理等行业的兴起,将无形地推动中医药的“供给侧”改革,也将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活力,值得我们鼓励和借鉴。

作者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注:本文系作者原稿


版权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11753 传真:(025)85811753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1032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