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叟、亚里士多德、莫里哀等,诗歌、俚语、戏剧、小说、传记、海报、明信片和日记等,翻开英国医学史学者玛丽·道布森所著的《医学图文史:改变人类历史的7000年》《疾病图文史:影响世界历史的7000年》,里面不仅有丰富的图片,还有大量的文学、艺术、哲学内容,这让无论是否有医学背景的读者都不会感到枯燥难懂。
作为史学著作,两部书的叙述角度和方式颇为不同。作者没有完全按照惯常的编年、地域或者医学传统来描述,而是用另一种叙事方式。这不禁让人好奇,它们是如何展示各个面上的医学史和疾病史?
窥探历史上的芸芸众生
“改变医学的成就不胜枚举。”作者在《医学图文史》的序言写道,但是,当中也不乏创痛与悲剧,因此,“本书将回溯医学的故事中一些重要的主题和里程碑”。
《医学图文史》从四个角度对医学进行了梳理,医学对疾病和身体的认识和理解;疾病的治疗者和照护者(包括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牙科医生、护士);各种在今天的医学科学看来也许匪夷所思的疾病疗法(包括放血、通便、鸦片、吗啡、海洛因、草药、家庭药方、替代医学和补充医学),以及现代药物和疫苗等。
《疾病图文史》论及的则是在过去数千年里从各个方面影响了人类历史的疾病。按照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病毒性疾病、生活方式病进行分类讲述了30多种困扰人类的疾病历史,“从1500多种疾病中遴选30种绝非易事。最后决定选择的依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疾病,其中涵盖了那些曾经、正在和继续对世界上很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的疾病”。作者表示。书中还为每种疾病编写了年表,用图片加故事的方式在主线之外,为疾病和相关的人、事、物撰写了小传。
“撰写医学史和疾病史的视角十分众多,这两部书可以算是其中的一种,一种更为大众,更为关注历史上的大众,回避了科学进步主义的历史叙事,为我们将笼罩历史的薄纱撩开一角,透过医学和历史窥探历史上的芸芸众生。”这两部书的译者、北京大学医学部老师苏静静向记者解释。
两部书都只有40多万字,其中还包括了类似链接一样的历史大事表、知识小百科等,7000年的医学、疾病历史融入到其中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两部书素材广泛、史料丰富,有对疾病和医学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的宏大叙事,对现实问题的考察和回响,也有历史上的小人物、家庭主妇和女医生、女护士,有外科医生、郎中、内科医生、药剂师,甚至有盗匪和偷尸贼,等等。
尽管如此,“每个部分中有编年史的体现,错落有致,连贯流畅,无丝毫凌乱,且对当下医学科学正在发生的前沿进展保持了历史学家特有的敏感度和审读。”苏静静认为。
另一扇窗
既然是图文史,图片是必不可少的,《医学图文史》有近120幅特色图片,《疾病图文史》有200幅图片,“与许多医学及疾病史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众多尚未被国内医史学家挖掘利用过的图片,对于非医学专业的读者来说更具趣味性,对于医学专业的读者来说,则打开了了解医学和历史的另一扇窗”。苏静静介绍。
玛丽·道布森是牛津大学博士、医学史专家。她曾在多个医学史和科学史的重要学术机构访问研究,接受过系统的科学史和医学史的训练,是牛津大学威康医学史研究部前主任、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研究员等,著有大量的学术文章和通俗读物,并被译为多国文字,她对英格兰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疟疾的历史有深入的研究。她的丈夫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化学与结构生物学教授、圣约翰学院的院长,从事阿尔茨海默氏疾病的研究。
也因此,Wellcome Trust(英国维康信托基金)的博物馆中收集的众多医学史相关的档案资料,尤其是绘画艺术作品,为她的研究和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翻译两部书时,苏静静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刚开始教学工作,书中有很多内容让苏静静印象深刻,比如对医院的历史研究,作者追溯了穆斯林、基督教的医院诞生,宗教与医院照顾的关系,再到后面形形色色各种专科医院的发展作出了十分细致的考证研究;比如,对欧美随处可见的药妆店的历史以及一些常见的非处方药的历史还原;比如,对医学并非始终直线进步的强调,尤其体现在药物的历史;又如作者在书中呈现了现代早期欧洲人对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的种种嘲讽,无疑为我们反思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也提供了一个视角。
“她用学术研究的态度撰写科普性质的读物,严谨、扎实地呈现了医学和疾病历史丰富多彩的画卷。”苏静静评价道。
注:本文系作者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