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贻谷,中医药文献学家。在数十年文献研究工作中,主编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的中医药著作。50年代,在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中药学工具书的编纂,取得建设性成果。 吴贻谷,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一生从事启蒙教育工作,同时兼习岐黄技术。伯父吴越人、父亲吴佛缘则同为本县一代名医。吴贻谷6岁时进私塾读书,14岁时奉父命拜伯父为师,得到伯父的悉心传授与栽培。在从师的8年中,他自觉勤奋学习,前4年在伯父指点下,钻研必读医籍,同时临症见习,奠定了初步的医学基础;后4年吴越人体弱多病,精力日衰,由吴贻谷襄诊,分担部分门诊和全部出诊工作,1944年其伯父逝世后乃独立开业。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后期,政局动荡不定,百业萧条,经济枯竭,人民困苦。吴贻谷既遭嗣父之丧,又系初出茅庐,业务清淡,在维持家庭生计中走过了一段艰难历程。1950年与同道组成联合诊所,1951年6月便参加东台县卫生院工作。由于当时县级医疗机构尚未开展中医业务,他被分配处理文书及卫生统计工作。1955年,江苏省创办中医进修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全省中医业务水平,为广泛深入开展中医工作培训人才。吴贻谷经县卫生行政主管机关选定,保送入校。他在承澹盦校长及时逸人、宋爱人、叶橘泉、邹云翔、曹鸣皋、王慎轩、江育仁等知名中医专家的亲自讲授下,系统温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各科课程,并选修了现代基础医学。通过进修,不仅巩固与增强了他原有的医学理论基础,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了本校当时称之为“交替教学法”的实践,获得一次良好的教研工作训练,深受其益。“交替教学法”具有一定创造性,是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在教学上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该校建校之初,聘任的教师多为省内著名的老年中医专家,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但缺乏教学经验,难以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加以当时没有现成的实用的教材,前期教学,不得已而采用本门任课教师旧有的专著,临时加以改编,以应急需;后期教材也是边写边教。问题的存在,促使学校进一步体会到不培养新的师资、编好新的教材,是很难打开中医教学新局面的,而解决的途径与措施,则是利用在校进修生的力量。这是因为他们原先都是开业医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其中不乏理论知识、临床经验、语文修养、写作水平以及演讲口才较好的尖子人物,而且正值年富力强,只需因材而教加以培训,就能多快好省地达到预期目的。因此,第一学期结束后,学校便组织部分学员进行“交替教学法”的实验,其主要方法是:对某一门重点课程,选择数名学员组成一个教学小组,在原主讲老师的指导下,民主讨论,总结教学中的得失,研究修订原则,大体内容和统一要求,然后分工负责修改,最后经老师审核定稿,再分别备课、试讲。新学期开始后,即改由参加教材修改、备课、试教的同学共同完成给下届学员正式讲授本课的任务。第一次及以后多次“交替教学法”实验的成果,使一批批师资脱颖而出,而教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提高,也更趋于成熟。吴贻谷参加了内经教学小组,也是“交替教学法”的首次实验教学,取得优良成绩,受到了学校奖励。1956年以优等生毕业留校,任内经教研组副组长,担负《内经》课教学任务。1958年学校扩建为南京中医学院后,调至研究科,负责本校系列教材出版前的审修,并任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常委、秘书,开始专门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30余年来主编了一系列影响较大的权威性中医药著作,为海内外所瞩目。 编写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急需的教材 取得开拓性成果 1955年卫生部率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各地亦相继闻风而动,不少医学院校还增开了中医课程,有逐渐形成西医学习中医热潮的趋势。实践中反映出当时西医学习中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除认识上的问题外,最主要的是缺少适合西医学习中医所用的教材。古代医籍多为文言,加之医理深奥,连一些基础较差的中医读之也觉难解,对于西医来说就更成为拦路虎了。为了解决各地西学中和高等医学院校增设中医课程的需要,卫生部于1957年初特指定在编写教材、培养师资和开展中医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绩的江苏省中医学校,承担这部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试编工作。校领导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骨干教师,集中群众智慧,全力以赴,不足半年时间即基本草成初稿。吴贻谷参与主持编写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1958年卫生部决定将《中医学概论》修改后付诸出版,同时下达了另编一本专用于高等药学院校的《中药学概论》及用于中级卫生学校的《中医学概要》、《中药学概要》两本教材的编写任务。南京中医学院又成立了一个专职班子,以吴贻谷为组长,负责《中医学概论》的全面修改、提高质量和其他3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结果,《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均以高速度编、修完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是历史上首次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和广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而编写的正规中医药教材。《健康报》为此发表了评论,认为“本书从理论到实际概括了中医学术的全貌,贯彻中医整体思想……,在指导临床实际上突出地显示出理论的指导作用,把中医学术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法则,也就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的整个理论体系作了概括的叙述和分析,克服了古今各家的偏见,把读者引到学习中医的正确方向,因此,这本书的出版,将使西医学习中医,医学院校增加中医课……教材困难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并指出:“《中医学概论》的出版,……是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一个巨大胜利,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和促进中西医合流,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初版《中医学概论》,经一学期的试用后,于1959年初全面征求了各教学单位的意见,由吴贻谷主持修订,并经卫生部直接组织初审与复审,草拟了教学大纲,当年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 中医学概论的编写与出版,不仅成为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而且被广大中医温课和中医带徒用作参考读物,在全国医学界产生很大反响,据不完全统计,初版、再版,各地先后印刷数10次,发行量累计达100万册以上。在这部著作的编写中,吴贻谷从接受任务到再版修订结束,从起草初稿到参加复审,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在学术上他强调编写《中医学概论》要突出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要求编写要着眼于中医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与总结,使学习者能够从理论的角度把握中医学,用以指导实践。例如,他认为古代医学中“人与天地相应”的有关叙述,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整体观念极其重要的部分,但在古典医著里只有散在的记载,有的文简义深,说理不清,有的夹杂唯心主义色彩,难以令人信服。在医疗实践中显得薄弱,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有鉴于此,《中医学概论》将此列为一个重点章节,总结性地从“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地土方宜对人体的影响”、“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能”和“‘人与天地相应’在医学上的实用意义”等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发性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吴贻谷还认为讲求医德是中医的优良传统,上自中医经典《素问》、《灵枢》,下至宋、元、明、清历代名医著作中都列有专篇、专章或专节,是对医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教材。因此,在初版的附录中列入“医德”一章,后来事实证明,“医德”是高等医学教育中重要的一课。 《中医学概论》的总体框架结构,章节的设置与安排,以及大小标题的确定,都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在50万字的篇幅中容纳了代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医学的主体和精华,而且做到系统化、条理化,既独立成章,又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反映了中医学体系的基本面貌,这一著作模式在50年代来说是颇有创新意义的,因而受到较高的评价。就在第二版《中医学概论》出版的1959年,吴贻谷被评为学院先进工作者,翌年先后出席了南京市和江苏省的文教群英会。 在中药学科领域长期艰苦努力 从事大型工具书的编纂工作 取得建设性成就 吴贻谷在完成《中医学概论》等教材编写工作中,旋即投入编纂中药学专业工具书的工作。相继主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部大型中药学专业工具书《中药大辞典》,以及《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学》、国家课题《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中药方剂分支学科等权威性的工具书。其中又以《中药大辞典》一书的编纂时间最长、用功最勤、费力最多。 《中药大辞典》是迄今为止中药学著作篇幅最大的一部巨著,全书共1000万字,选收中药5767味,绘制插图4500幅以上,既广收古代医药资料,又博采现代中外文献,资料取舍精当,编纂体例严密,检索全面便捷,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药学界评论此书:“无论在篇幅、收药数、深度、广度、科学性哪一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本草纲目》的水平”。而为达到这样的水平,编写工作走过漫长、艰辛的道路。 《中药大辞典》的编写工作,是为了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展开的。当时中医工具书非常缺乏,应用的还是30年代出版的书籍,内容古老陈旧、精华糟粕并存,远远不能满足医疗、教学、科研等发展的需要。南京中医学院决心编一部比较全面的、实用的、新的中药辞书,起步于1958年冬季,初由少数教师带领部分进修学员进行,1959年冬吴贻谷根据组织安排,率原《中医学概论》编写组人员,转入《中药大辞典》编写组,加入该书编写组中心组参与领导工作,1961年起担任《中药大辞典》编写组组长,直至1979年《中药大辞典》全书出版。此项工作难度极大,从起步到完工历时近20年,实际编写时间亦有13年之久,其中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11月至1966年6月,为编写初稿阶段;第二阶段从1972年4月至1978年,为修改、补充、审稿、定稿、誊清校对、审读清样阶段。当时编写力量单薄,编写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既差,又无专用经费,尤其是随着编写工作的逐步深入,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澄清一组药物的名实混淆,往往要查阅数十种参考资料;为了追查一个名称的原始出处,有时如同大海捞针;为了改进体例中的某一做法,常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得不回头返工。作为编写组组长,吴贻谷团结各学科的编写人员,注意发挥集体智慧,克服了多种困难。在工作中他主张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以弥补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撰写和修审稿件时,他提出“条条追根,字字落实”,成为大家的共识,据此原则,在《中药大辞典》内引用的古今文献,其引文大都经过认真选择,二手资料则尽力查对原著,或追查较早的文献;部分现代临床报道,也进行了通信核实,严格的要求,提高了本书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经过几番拼搏,一部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系统总结中医传统用药经验,基本反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药科研成果的图文并茂的巨著,终于诞生。填补了我国现代中药大型工具书的空白,1978年《中药大辞典》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因为《中药大辞典》实际应用价值较高,初版第一次印刷12万套,尚供不应求,现在此书已有多种版本。其中国内大陆出版两个版本,即1977—197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版的初版本,198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缩印本;香港一个版本,即香港商务印书馆1978—1980年向海外发行的初版缩印本;台湾两个版本,即1979年台中市昭人出版社编辑部的翻印本和1981年台北市新文丰出版公司的新编本;日本国一个版本,即1985年东京小学馆全书翻译出版的日文本。据日本《现代东洋医学》杂志1985年第6卷第4号报道:《中药大辞典》经过各领域的专家和翻译100人的努力,用了5年时间译成日文本,于1985年11月在日本出版发行,并介绍说:此书内容最详最新,是中药辞典的最高峰,称作中药大辞典之集大成,的确名实相符,确实是东洋医学和药学工作者必备的名著。 重视中医药学继承 强调文献研究中理论总结和人才培养 吴贻谷认为中医药学面临继承和发展两大课题,二者虽应同时并进,不可偏废,但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继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一是发展必须以继承为基础,没有良好的继承,就谈不上发展;二是60—70年代中医药学曾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不能设想,一个对中医药学根基浅薄、尚未登堂入室的人,能够发挥有效的继承作用。吴贻谷多年从事中医药文献研究,深深体会到文献研究是继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文献研究的范畴很广,研究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其最终目的则是发扬与发展。在研究工作中,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献研究中更要善于理论的总结。在编写《中医学概论》时,他强调要从理论角度,系统地总结整理中医学术;在编写中药工具书时,则要求从理论上阐明某药为什么能治疗某病,力求讲清其作用机理。他指出,在文献研究中“温故知新”是重要的,温故知新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既温故,又知新,也就是既反复研究古代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又学习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二者并重;第二是温故而知新,即通过研究旧有文献而有新的发现,包括新理解,新体会,使过去模糊的认识得到澄清,作出新的解释。 他还认为,如果把中药看作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那么,中国文化遗产中的医药文献,就是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重要武器,仅有武器,缺乏研究、整理、掌握文献的人,继承就不够全面,掌握文献的人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开展文献研究工作,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正因为如此,他以积极态度对待人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无论是青年同事或招收的研究生,他都一样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并十分注意以身作则。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主张边干边学,边学边干,遇有疑难之处,都随时查考,穷根究底,反对“不求甚解”。吴贻谷不论做何项工作,都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他不赞成“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的观点。他在工作中所表现的细致踏实、精益求精、善始善终、埋头实干的精神是一贯的,给人以深刻印象。为适应中医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原《中药大辞典》编写组于1980年改建为中医药文献研究室,1986年再扩建为中医药文献研究所,1987年本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校系统重点学科,这与吴贻谷多年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他负责的《中医学概论》编写组、《中药大辞典》编写组、中医药文献研究室,他本人及其所领导的集体曾数次被评为院级、省(市)级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吴贻谷除本职工作外,从1975年起,还先后受聘担任《中医大辞典》编委会委员,《江苏中医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组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会委员、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会委员,当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1991年改称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参与有关工作,有的连任10年以上,为中医药事业尽心尽力。
简历 1922年3月4日 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现改为东台市)。 1936—1944年 师从伯父吴越人学习中医内科4年,卒业后襄诊4年。 1944—1951年 1944年起自设中医诊所开业,1950年起参加联合诊所,任中 医师。 1951-1955年 在东台县卫生院,担任文书兼卫生统计工作。 1955—1956年 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科班在职进修,毕业后留校。 1956—1958年 任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内经教研组副组长。 1958-1959年 在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科工作,负责教材审修,任本院科学研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医学概论编写组组长。 1959—1981年 1959年为中药大辞典编写领导小组成员,1961年起任中药大辞典编写组组长。 1981-1985年 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85—1986年 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19851990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6-现在 任南京中医学院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著 1 吴贻谷.我对“热病皆伤寒之类”及其辨证方法的概念.江苏省中医学校论文集.1956. 2 吴贻谷.正确认识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意义.江苏中医,1957,(2):912. 3 吴贻谷主编.中医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58; 第2版,1959. 4 吴贻谷主编.中药学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58;第2版,1959. 5 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中医研究所(吴贻谷执笔整理).“食养”疗法对晚期血吸虫病实验治疗的初步观察.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59,(2):1—9. 6 吴越人原稿吴贻谷整理.小匏庵医话.江苏中医,1961,(7):47;(9):39—40;(11):36;(12):封3. 7 吴贻谷.吴越人先生医案.中医杂志,1963,(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