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站内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 Friend link
当前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  学术成果
温阳化痰治肾阳虚型哮喘的理论探讨
作者/来源:卞雅莉 范欣生 李芸 蒋辰雪 陈菲     2015-03-05


摘要探讨温阳化痰法的治疗肾阳虚型哮喘的理论基础及配伍规律。探讨哮喘发病与肾阳虚病机的相关性认识,并运用聚类分析对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的历代方剂进行挖掘研究。哮喘的病理因素伏痰的产生、哮喘反复发作以及具有遗传性的特点均和肾阳虚密切相关,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方剂的组方配伍特点包括:温阳化痰,敛肺平喘;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利水化饮,益气平喘。结论:运用温阳化痰法辨治哮喘,符合其病机特点,且在历代方剂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温阳化痰;哮喘;理论探讨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的范畴,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历代医家治疗哮喘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探讨哮喘发病与肾阳虚的相关性,并总结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的组方配伍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1哮喘发病与肾阳虚病机之间相关性的认识

1.1 伏痰的产生和肾阳虚的关系密切

哮喘的发作的主要病理因素为伏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痰的产生,虽和诸多病因、诸多脏腑相关,但根源在于肾。《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1],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着整个津液代谢的过程。肾中精气亏虚,蒸腾气化失常,则气不化水,水邪泛滥,蕴结成痰。此外,肾为脏腑阴阳之本,当肾之阴阳失调之时,则导致各脏之阴阳亦失调,若脾失肾阳之温煦,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致水湿停聚,酿饮成痰。因此,哮喘的发作,是由于肾阳虚衰,气化不行,水失蒸化,聚液成痰,复感诱因而触发。

1.2 肾阳虚为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

肾主纳气,《医碥》中曰:“气,根于肾,亦归于肾,古曰肾纳气,其息深深。”[2]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肾的纳气作用,肺吸入之清气,必须下达于肾。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林珮琴《类证治裁》载:“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3]肾阳为一身之元阳,乃诸阳之本,肾阳虚而摄纳无力,肺吸入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表现为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发为喘促。又因肾阳虚,水泛为痰,痰浊复又壅盛,从而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若哮喘长期反复发作,久病及肾,会进一步加重肾阳虚衰,尤其是寒痰哮喘,易伤脾肾之阳,加重肾阳虚的证候。

1.3 肾阳虚和哮喘具有遗传性的特点有关

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中已经提出哮喘具有遗传性的特点,“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传者”[4],日本汉医浅田宗伯的《先哲医话》中提出胎病[5]的观点,认为哮喘有遗传性。肾藏精,《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1],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其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6],即指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其生理效应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作为物质基础,肾阳虚或肾阴虚都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哮喘具有遗传性,即禀受于父母,和先天之肾精有关联,因此,肾阳虚和哮喘具有遗传性的特点相关。

2温阳化痰法论治哮喘的治法分析

明代医家王纶首痰之本,肾也,原于肾之说,赵献可《医贯·痰论》中更加肯定这一观点,节斋论痰,首揭痰之本于肾,可谓发前人所未发。[7]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三十一》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又提出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8]的治疗原则。李时珍提出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李中梓《医宗必读》曰:在肾经者,名曰寒痰 [9],治宜温阳化痰。

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符合哮喘的病机特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在哮喘病中,既用化痰药来祛除哮喘的宿根伏痰,更重要的是用温阳药来温补肾阳,以治痰之本,根本渐充,则痰不治自去,又使肾气充盛,摄纳正常,同时能振奋一身之阳气,使得卫外得固,防止哮喘反复发作,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因此,本文进一步对历代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方剂进行系统整理,探讨温阳化痰法在哮喘方剂中组方配伍规律。

在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的方剂药物组成上,主要体现了两种组方配伍的方法:一种是以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为代表的补肾阳药物配伍常用化痰药;另一种是以附子、肉桂、干姜等为代表的温肾阳药物配伍常用化痰药。而其中附子和化痰药半夏、瓜蒌、贝母等的配伍,属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之列,因此,这类配伍属于温阳化痰法的特殊配伍,其组方特点更加值得深入探讨。

3温阳化痰治疗哮喘方剂层次聚类分析研究

基于最大频繁项集的层次聚类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方剂药物组群之间的紧密程度,有效地保存事务之间的共同属性,由此分析一个药物组群内所包含的属性,而属性则能反应组群的特征,从而有利于对方剂的组方配伍特点进行研究。本研究中共收集历代医家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哮喘的方剂335首,主要来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国知网期刊报道的治疗哮喘的方剂,运用基于最大频繁项集的层次聚类方法对方剂数据进行分析研究[10]

3.1结果

共聚出4类结果,每类分3个层次,每个层次有1个或者多个药物群。结果见图1。


                                                      

3.2配伍特点

由结果可知,温阳化痰哮喘方剂中组方用药的配伍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温阳化痰,敛肺平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阳不足,肺失宣降,津液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而发为哮喘。故用附子之辛甘大热,以温肾阳,又《本经》云主风寒咳逆邪气[11]330,其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之要药;半夏辛温燥热,燥湿化痰降逆以开中焦气分之湿结,两药合用,同气相求,具温阳化饮、降逆散结之殊功。此外,天南星辛温,燥湿化痰,《本经逢原》曰:南星、半夏皆治痰药也[12];细辛辛温,温肺化饮;款冬花、紫菀润肺化痰,尤其适用于慢性咳喘;杏仁苦温,止咳平喘;五味子酸涩甘温,收敛肺气;茯苓甘淡,渗湿健脾;黄芪甘温,健脾温中;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熟地补肾益精,阴中求阳;枇杷叶化痰止咳平喘。诸药相配,共奏温阳化痰、敛肺平喘之功。

2)温肾助阳,纳气平喘。肾阳不足,气虚失摄,不能下归于肾,上逆作喘。故用肉桂辛甘大热,以温补元阳,《本经》载其主咳逆上气 [11]117;补骨脂苦辛温燥,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淫羊藿甘温,温肾助阳;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蛤蚧味咸性平,助肾益精,补肺定喘,《本草备要》云补肺润肾,益精诸阳,定喘止嗽 [13];川贝母润肺化痰,《本草汇言》曰化痰之药也,润肺消痰,止嗽定喘[14];桔梗利肺祛痰;沉香辛温,纳气平喘。诸药相合,能温肾助阳,纳气平喘。

3)温肺化饮,止咳平喘。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能够温煦诸脏,肾阳不足,则肺亦受寒,“形寒饮冷则伤肺”,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则水饮停留,上犯于肺,肺寒气逆,发为哮喘。故用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本经》云“主胸闷咳逆上气”[11]192;细辛能温肺化饮,适用于寒痰停饮,气逆喘咳,《本经》云主咳逆[11]74;桂枝甘温,助阳化气,能行水湿痰饮之邪;生姜辛温,温肺止咳;麻黄辛温,宣肺平喘;白芥子温肺化痰,善化寒痰,逐饮邪,《本草经疏》云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15];莱菔子辛甘,降气化痰,《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16]。上述药物合用,能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4)利水化饮,益气平喘。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伏而发作,又因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正气不足,哮喘易于反复发作。人参甘温,大补元气,补脾益肺;茯苓甘淡,健脾利水渗湿,《本经》主胸胁逆气……烦满,咳逆[11]124;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山药肝脾,益气健脾,补益肺肾,《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化痰涎 [16];陈皮辛温,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桑白皮、葶苈子均能泻肺平喘,《药性论》载桑白皮治肺气喘满[17],《开宝本草》载葶苈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18];苏子化痰降逆,止咳平喘;上药合用,能利水化饮,益气平喘。

4 讨论

哮喘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肾阳不足为多数哮喘患者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由于肾阳虚衰,肾不纳气,阳虚水泛为痰,从而引发哮喘,用温阳化痰法辨治哮喘,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对慢性哮喘患者反复发作的疗效甚佳。本研究中收集历代温阳化痰哮喘方剂335首,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挖掘,显示其组方配伍特点为:温阳化痰、敛肺平喘,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利水化饮、益气平喘,该结果为临床治疗肾阳虚型哮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莳.黃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0,78.

[2]何梦瑶.医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92.

[3]林佩琴.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14.

[4]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26.

[5]浅田宗伯.先哲医话[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21.

[6]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9,44.

[7]赵献可.医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49.

[8]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63.

[9]李中梓.医宗必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16.

[10]刘熙,王崇峻,叶亮,.基于最大频繁项集的层次聚类方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105-108.

[11]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0,117,192,74,124.

[12]张璐.本经逢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99.

[13]汪昂.本草备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86.

[14]倪朱谟.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54.

[15]缪希雍.本草经疏[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

[16]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1615,1676

[17]甄权.药性论[M].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1983:44

[18]卢多逊.开宝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21.

(原载:《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30卷第3期)

















版权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11753 传真:(025)85811753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1032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