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站内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 Friend link
当前位置: 首页  成果展示  标志性成果
《中华本草》
作者/来源:曹宜     2013-04-27

《中华本草》编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总负责,全国60多所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500多名专家参与此项工作,于1989年5月正式启动,2005年底全面完成,历时17年。

“《中华本草》编纂”以文献研究为主,调查收集全国现有古今本草书籍一千余种,复制和摘录国内外近千种医药杂志上发表的资料,共引用了古今文献一万余种。同时也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植物形态、药材的饮片形状等到实地进行采集,制作标本,从而弥补了许多领域的空白。课题组运用校勘、训诂、辑佚、辨伪、考证等方法,对收集和调研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范化工作,完成了具有断代史风貌、知识集成性质的大型著作《中华本草》,包括30卷本(共10册)、藏药卷、蒙药卷、维吾尔药卷、傣药卷(共4册)、《中华本草》精选本(共2册),总计16册,收载各类药物10620味,总字数为3957.8万。

 

“《中华本草》编纂”研究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中药总结工作,研究药物的品种和插图的数量为历代本草之最多,能全面反映古今中药和少数民族药物的发展概况;总结历代中药学术成就时间跨度长,其中既有2000多年前的文献资料,又有近年来发表的学术成果;所涉学科领域极为广泛,内容包括了中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内容,还包括中医学、文献学、植物学、矿物学、动物学、文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中华本草》编纂”项目还对历代文献和药物品种进行了认真的考证,纠正了许多存在于文献中的错误,提出新的见解,澄清历史上的许多品种混乱现象,更新了许多原植物的拉丁学名、药材拉丁名。

 因此,“《中华本草》编纂”的完成填补了自《本草纲目》问世后400年的本草历史的空白,是我国本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华本草》的出版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并获得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胡之壁、彭士勋三位教授分别在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药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发表书评,一致认为本书具有极大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中华本草》的内容还被教材、专著、论文广泛参考和利用。

 

 

社会各界对《中华本草》也给予了充分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同志为《中华本草》题词:“本草大成,利泽千秋,造福人民。”《中华本草》精选本的出版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医药新闻,2001年《中华本草》还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第五届全国图书奖荣誉奖和第十届中国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中华本草》编纂”项目的完成使中国传统本草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推动了当代中药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文献研究院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 电话:(025)85811753 传真:(025)85811753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1032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