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星河的江苏医派因地缘而起、因地缘而兴,在江苏这块宝地上流派纷呈、百家争鸣、赓续千年。
2025年4月18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第七期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并于4月19日18:00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重播。
节目以“苏医繁盛”为主题,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江苏中医流派的博大精深与时代创新。

苏医繁盛,流派纷呈
江苏不仅是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之一,更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和繁荣之地。江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山川人文,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产生了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性与学术特色的地域性中医流派,这些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现代中医教育与传承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节目的开场环节,坐镇嘉宾之一、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仁寿教授介绍道:江苏的中医药文化特点就是底蕴深厚、医家众多,著作丰盛、流派纷呈。有史料记载的医家有4000多位,著作有3000多部。在流派当中,目前著名的中医地域流派有苏州的吴门医派、无锡的龙砂医派、常州的孟河医派以及以针灸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组成了当前江苏的四大中医流派。

孟河医派
在本期节目中,第一位分享嘉宾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申春悌教授,她是孟河医派的代表性传承人。申春悌教授向大家讲述了孟河医派的起源,并和大家一起探寻孟河医派的名方,她将孟河医派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归纳为:寒温融合、和法缓治、气血调衡、衷中参西。让我们感受到了历代“孟河医者”的医学智慧和中医药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孟河医派作为江苏一大中医流派,其历史悠久,名医辈出,最早的源头可追溯至东晋时期的葛洪。宋代出了翰林学士、经方大师许叔微。明代有儒医王肯堂,博学广识,医著等身。明末清初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晚清费伯雄、马培之先后应召入京,为皇太后、皇帝治病,均获显效,一时朝野轰动,名传九州。孟河医派凭借高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世代传承,延绵至今,桃李天下,著述浩如烟海,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近代中医第一流派”之称。正如丁甘仁于《诊余集·序》中道:“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
龙砂医派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黄煌教授,他是龙砂医派的代表性传承人。黄煌教授给大家展示了“黄煌经方AI辅助诊疗系统”,这套系统融合了多模态数据处理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利用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实现了症状、体征、疾病名和处方的数字化对接,可以辅助临床诊疗,是龙砂医派经方学术思想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创新产物。

龙砂医派是起源于江苏江阴华士镇龙山、砂山地区,发展于锡澄地区的医学流派。龙砂医派肇始于宋元,宋代伤寒大家许叔微、“东南宗师”陆文圭为龙砂医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石。明清以来,以华士为中心先后出现大批有名望的医家,如戚云门、王钟岳、贡一帆、孙御千、戚金泉、叶德培、姜学山、姜恒斋等,在临床治疗上各有特色,理法方药论述完整,用药平和,常出奇制胜。清人姜成之收集以上诸医家的医案,编成《龙砂八家医案》,集中反映当时龙砂医派诊治疾病的理法方药思想和用药特点。
章朱学派
第三位分享嘉宾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朱建华教授,她是章朱学派的代表性传承人。朱建华教授系统讲述了虫类药物的加工炮制、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按照虫类药物主要功效,将虫类药物总结归纳为熄风定惊、疏风清热、攻坚破积、搜风解毒、利尿通淋、活血祛瘀等,极大地丰富了虫类药物的理论,拓展了虫类药物应用范围。

以章次公、朱良春为学术宗师的“章朱学派”,2014年由著名中医学家孟庆云教授论证提出。从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分类看,章朱学派来源于地域性流派孟河医派,又具有世医流派的特点。虫类药物研究是章朱学派鲜明的学术特点之一,从章次公、朱良春“双星同璧的两位大师”,到章朱学派门人,他们都为近代虫类药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完善了虫类药应用的理论体系。
澄江针灸学派
第四位分享嘉宾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建斌教授,他是澄江针灸学派的代表性传承人。澄江针灸学派认为督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纲领,具有“督领诸经”的作用,张建斌教授在现场对督脉和相关穴位进行触摸,观察督脉反应,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和病情。同时,他还向我们展示了“围魏救赵”“隔山打牛”等富有策略性的针灸技法。

澄江针灸学派是以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为创始人,以邱茂良、杨甲三、程莘农等为代表性传承人,以针灸学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近现代中医学术流派。澄江针灸学派具有立足临床,以疗效为起点;注重学术,以提高为目标;承古纳新,以创新为关键的学术特点,既注重承续中医理论体系,又能主动适应时代及科技发展,虽专注于针灸领域,但并未故步自封,在坚守中医本源的同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第七期“苏医繁盛”,通过多维度呈现江苏中医流派的“守正创新”,不仅再现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为传统医学的活态传承提供了直观载体,还诠释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路径,为流派注入时代活力,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实践探索。
图片来自于CCTV4《中国中医药大会》
编辑:严 航
排版:张云琪
审核:陈仁寿